首页 玄幻 修真 都市 穿越 免费 排行 看漫画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华币

0

月票

0

361.第361章 土地问题讲座

作者:零点浪漫 字数:5023 更新:2023-09-08 04:19:18

第361章土地问题讲座<br>建设部在三亚城所规划的商业房产其实远远不止“三亚花园”一处,之所以会引起民众的普遍关注,主要还是因为“三亚花园”对普通民众来说堪称天价的发售价格。就算是最便宜的花园洋房,一户也要当八户归化民安居房的价格了,普通民众虽然买不起,但难免会也会议论一下。不过好在本地归化民都享有一定的生活保障,并没有被压榨得难以存活的状况,因此民间倒也没因此而出现什么仇富的情绪。<br>除了“三亚花园”这种高档商住小区之外,建设部当然也没有忘记为数不少的普通外来打工者,以及一些主动迁入三亚地区的富户。外来打工者多数是各路海商的下属人员,需要常驻在三亚地区,据民政部和商务部的统计数据,目前由外来客商派驻本地的各种掌柜、管事等等,已经多达二百余人。而从崖州下属各县,甚至是北边的儋州等地因为各种原因打算迁来三亚定居的富户也为数不少,这些人本身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对于居住环境也有一定的要求,毕竟住在商站客栈这种地方并非长久之计,终究还是得买套房子才行。<br>建设部针对这一部分短期内还不会主动加入归化民籍贯的消费群体,推出了价位在500到800元一户的商务公寓。不过这种房子其实在房屋质量上并没有比归化民购买的安居房好很多,只是户型面积稍大一点的筒子楼而已。但对于急着在本地找到固定住所的外来者而言,并没有什么可以挑选的余地,要嘛买这个性价比不算高的商务公寓,要嘛就继续住旅馆和商站。<br>除了经济上的考量之外,这类针对外来者规划的居住区也有政治方面的原因。将外来者的居住地集中到一起,这是执委会一早就定下来的制度,以便于有关部门进行登记和监管。<br>民政部早在去年就已经开始针对归化民推出了户籍登记制度,对民众进行登记造册,逐步完善政务体系。而随着三亚地区的日渐繁荣,外来人员也逐渐增多,本地针对归化民所制定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全适用于外来人员,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必须要加大对外来人员的监管力度才行。而要达到这种效果,效率最高的做法就莫过于限制外来人员的活动范围,特别是他们的住处和工作地点。<br>军警部拆分之后,警察司被纳入成立的司法部,但其编制并没有得到太大的增加。执委会将大部分的资源都拨给了军方,以至于警方经常会出现捉襟见肘,时常还需要在某些公众场合借调民兵或者民团的人协助维护治安。而建设部推出的这个外来人口集中居住的方案,简直就是帮了警察司的大忙。<br>当三亚城因为房地产的兴起而逐步热闹起来的时候,在两江领域的上游,距离海岸约莫十来里地的近海平原地区,农业部所组织的大型农场开发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br>按照农业部的规划,这片水利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在未来的两三年中将进行持续开发,以千亩为单位,大面积地推广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种植。而面对这种集体农场式的经营方式,受到冲击最大的便是本地的一些中小地主阶层。<br>由于海汉人给出的报酬更高,待遇更好,不少原先为地主做事的长工甚至佃户,都辞工投了海汉。一些只有少量田地的农民,也选择了将地出售给海汉,然后进入归化民体系做工,这样所能获得的报酬甚至远远超过了他们自行耕种田地所得。这导致很多地主家中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田地大面积抛荒的状况。而海汉人从安南大量运来优质稻米,又大大地拉低了本地市场上的米价,让本地种粮的大户们几乎无利可图。崖州官府也在通过各种方式向地主们施压,希望他们能够“主动”地把名下土地出售给财大气粗的海汉人。<br>但在这个土地为本的社会当中,仍然有不少人并不愿意出售祖祖辈辈积攒下来的土地资产。对于这种状况,执委会也是早有预料,并没有对这部分人实施强制性收购,而是采取了放任的态度——你不愿卖地,那就守着地皮等死吧。<br>不管是开垦田地还是兴修水利,农业部治下的集体农场都有着普通地主远远不能比拟的优势,动辄调动上千人出工,而且农业部在此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人力机械工具,使得工作效率远胜同时代农民的零散劳作。如果地主们打算种点粮食自己吃,那估计是够用了,但想要往外卖的话,却绝对卖不过生产成本极低的集体农场。而且除了粮食之外,现在崖州地面上的绝大部分生活物资都由穿越集团直接或者间接地进行供给,不跟穿越集团合作的人,甚至连食盐都很难买到。因此在农业规划区中虽然还有不少的地主存在,但他们现在的日子一点都不好过,活生生就是被困在了自己的土地上。<br>对于执委会的政策,其实民众当中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不太理解的,尽管这些人大多都是因为遭受了地主阶级的各种压榨而导致了破产,最终才会投靠了穿越集团,但他们并不太认同穿越集团所执行的土地制度和对待地主的态度——毕竟在这个时代的每一个贫苦大众心中,都有着或者曾经有过一个地主梦。<br>这种落后的思想认识并非个别人,执委会和农业部在推广土地政策的时候,发现基层人员竟然会对自己的工作有抵触情绪,因为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何一定要将私人所有的土地收归公有,并且今后也无法从集体手中购买到自己私人所能拥有的土地。<br>对于这种状况,农业部和宣传部专门联合组织了讲习班,打算用来培养一些基层干部,帮助他们理解并执行现在的土地政策。作为穿越集团里的首席讲师,宁崎三不五时地也会到讲习班上给学员们上上课,洗洗脑,回答一下他们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br>“宁先生,我有一个问题。”<br>宁崎讲完课之后,见有人举手,便点点头道:“说吧。”<br>那学员便开口说道:“最近去地主家里做工作,地主说,我们种自己的地,又没有招惹过海汉执委会,为什么一定要想法设法收我们的地?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他们才好,请宁先生教教我。”<br>“这个情况恐怕不止你一个人遇到,我想在座的大多数人在工作中都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吧?”宁崎看看下面的学员大多都在轻轻点头,心里便有了数,接着说道:“这听起来好像是一个关于正义的问题,如果我们所做的事情缺乏正当的理由,不符合道义,那么你们做起来似乎也就没办法理直气壮,甚至不能说服自己去执行上司的命令,是这样吧?”<br>“那么我们今天就不妨花一点时间来说一说土地所有制的问题好了。”宁崎返身在黑板上写下了“土地”两个大字:“不管是大明,还是之前的朝代,无论怎么更迭,发生变化的永远都只是社会的上层,就是那些有资格决定土地所有权的人,而下层人民,包括这些质疑你们工作的地主们,其实对于土地所有制都没有任何的干涉力,他们不过是这种制度的既得利益者罢了,因此他们一定要维护这种有利于他们的土地制度,反对一切可能剥夺他们权益的政策。”<br>“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地主阶级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好了。”宁崎在黑板上写下“官府”两个字,然后在其下面又写上“农民”,指着中间的空白道:“在官府和农民之间,就是地主乡绅了。他们在这个社会体系中就是充当着官府和农民的中间阶层,掌控社会的稳定,他们靠着土地进行收租放贷来累积个人财富,以财富来获得社会地位,垄断乡村的手工业和商业,管理着宗族事务和宗教组织,不断地壮大着自己的力量。而农民呢?我想你们都有切身的体会,一年辛苦到头,最终只够混个半饱,一旦家里出个什么事情,就只能向同村的地主借贷。如果一赶上荒年,往往就只能把自己的田地抵押给地主来换粮食,还不上债的时候,就失去了家产变成流民。你们当中,应该有不少人都是这样来到胜利港的吧?”<br>台下的学员中有不少人都默默点头,如果不是失去家产,他们又怎么会流落到胜利港这么偏远的地方来做工——当然从现在的生活状况来看,能到这个地方落脚倒也并非坏事,甚至可以说是自己人生中极大的幸运。<br>“这些地主在压榨了你们之后,又干了些什么呢?”宁崎在不知不觉之间,便巧妙地把学员们与地主对立起来:“因为他们脑子里的学识有限,不可能像我们这样生产出各种各样的商品来赚钱,因此他们能想到的生财之道就是继续剥削和压榨你们,他们不敢挥霍,又不愿把钱财变成资本投入到工商业,就只能用来购买更多的土地,然后通过土地兼并来压榨更多的农民。”<br>“就拿我们现在在凤凰镇附近开垦的农场来说吧,你们也知道我们在当地组织修建了大量的引水灌溉工程,覆盖的地区已经近万亩,以你们的见识来说,这些工程是能够依靠某一个地主或者某一个村庄就能实现的吗?”<br>看着台下的学员纷纷摇头,宁崎继续说道:“这么大的工程,依照惯例,只能由地方官府来组织实施,但崖城的官府能管吗?会管吗?显然官老爷们并没有这样的兴和动力,以前没有,以后也不太可能有,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土地根本不是他们的,所得的利益也与他们无关。丰收了,或许他能在奏折上添一,给自己刷一个领导有方的政绩,欠收遭灾了,也并不会影响到屁股底下的官位。所以这就是一个死结,有土地的人没有提高生产力的能力,有能力的人又没有足够的利益推动,这个矛盾的根源,就还是在土地制度上!”<br>“你们当中很多人觉得现在执委会的土地政策有问题,无非是想着自己或许也有一天会当上地主。那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们,当不当地主,并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地主所占据的社会财富,并没有你们想像的那么多。”<br>宁崎看着学员们将信将疑的表情,继续说道:“我就还是以凤凰镇为例来说明吧,根据崖城官府提供给我们的土地资料,凤凰镇现有的耕地当中,有五成的耕地是属于自耕农,他们占本地居民的数目不足三分之一,另一半的土地属于当地地主,他们所占的人口比例更低,还不到十分之一。如果凤凰镇的农民平均瓜分了当地的所有耕地,就会变得富裕了吗?并不会。多那么几亩地并不足以改变农民的经济状况,因为在私人土地所有制的状况下,生产力是没办法得到大幅度的提升的。对于这个问题有疑问的同学,可以对比一下凤凰镇和胜利港地区今年夏收的粮食产量,事实就可以告诉你集体农场的威力究竟有多大。”<br>“我有三个问题,希望同学们都能认真地思考,找出解答问题的根源。第一,大明的土地制度之下,地主和租种土地的农民之间,到底是谁在养活谁?第二,穷人为什么会穷,富人为什么会富?第三,农民到底该不该向地主缴纳田租?”<br>宁崎在黑板上将这三个问题都写了下来,然后向学员说道:“包括你们在内的很多人认为,如果没有自己的土地,或是没有地主肯把土地租出来,那么农民都得饿死,所以为了生存,就必须得设法购置土地,或是维护现行的土地制度。但事实真是这样吗?你们来到这里也有一段时间了,没有自己的土地,也没有一直从事耕种,但你们现在还不是活得好好的,而且我相信比你们来胜利港之前要活得更像一个人,而不是土地的奴隶!脱离土地会让百姓饿死吗?在大明的治下或许会,但在海汉执委会的治下,这种情况是绝对不会发生的!因为我们有更好更成熟的社会体系,能够以社会分工的方式养活更多的人。”<br>“或许有人会问了,既然海汉的制度可以让百姓脱离土地而活下来,那么为什么还要收购更多的土地?”宁崎喝了口水润润喉咙,看着下面眼神逐渐亮起来的学员们,接着讲述道:“海汉制度的优势,就是能有效地利用劳动力,以高效的生产方式来进行产出,不管是粮食还是别的产品,我们的生产成本都大大地低于大明。我们的产品正是因此而畅销,并换回了更多的财富,来为在座的你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你们现在在胜利港所享受到的生活待遇,过去可曾有过?”<br>台下的学员集体摇头,的确他们在来到这里之后所享受到的一切是以前无法比拟的,执委会所提供的衣食住行全方位保障,让这些以前连自己家产都保不住的民众根本没法再挑剔什么。这也是正是他们就算没法拥有自己的土地,也愿意留在这里继续跟着执委会干的最大原因。<br>“但能够享受归化民待遇的,终究只是大明治下的极少数人,而执委会的理想,就是让尽可能多的国人过上与你们现在一样的生活,让所有人都能有衣穿、有房住、有饭吃、有书读,这个理想实现起来会很难,因为这需要很多很多的财富,多到你们可能没法理解的程度。要得到这么多的财富,光靠胜利港现有的这点人手可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才会<br>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798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华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华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华币
  • 南瓜喵
    10华币
  • 喵喵玩具
    50华币
  • 喵喵毛线
    88华币
  • 喵喵项圈
    100华币
  • 喵喵手纸
    200华币
  • 喵喵跑车
    520华币
  • 喵喵别墅
    1314华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